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胡明哲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微尘——研讨会书面发言

2012-02-20 14:56:13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岳洁琼

  2011年5月8日

  胡明哲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名称为“微尘”,这让我心中一动。展览中展出了很多大幅的新作,是胡明哲近些年来用岩彩、纤维和水作为绘画材料创作的,从最初的对现实中人物、风景的描摹,转向对自然、对心灵、对人类生活居住城市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她创作思路的演变,更是她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对“天人合一”的中国绘画意境的回归。

  胡明哲1992年到日本留学,在异国的教室里发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原料和壁画的颜料在日本绘画中得到保存。正如常书鸿在法国见到敦煌壁画时的震撼感,召唤着他回到祖国研究敦煌,胡明哲自觉地担起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捡拾回家的责任。1994年,胡明哲回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在教学和创作中不断思考天然矿物材料在布面上的表现语言,逐步对岩彩画进行了定义,并在教学中予以实践,她指导学生用岩彩完成的毕业创作,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为中国岩彩画的事业储备了一批人才。

  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胡明哲是把这些岩彩颗粒,把纤维丝绒当做生命体来对待的,于是创作时静观其变,“时而沁入其中,时而扶助催化”,以无为之法,帮助它们各安其所。从一种形态变换成另一种形态,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中的重新安顿。

  胡明哲使用的绘画颜料,是作为地壳组成部分的岩石经过细致地研磨制成的,即使细小,仍旧保持着坚硬的质感。这些自然界中的天然造物,吸收日月之精华,自身的那种美丽色彩自有一种生命的光华,是人工之物无法比拟的。这些宝石或者类宝石研磨出的微尘,组合成新的形态,在亚麻布上找到新的居所,跟周围的其他微尘会聚成新的实相,颜料的特性赋予了作品熠熠生辉的光彩,对观众的心灵发出召唤。

  胡明哲把她所运用的岩彩颗粒名为微尘,更是把自己看做是时空中的一粒微尘,于是用一种生命平等的关怀在画布上实现了一个有情世界。这个展览是一个艺术家对生命的感悟,把对一切生命的歌颂和感动凝结在画布上,从“有我”的在场关注,到“无我”地对自然的赞叹和喜悦,胡明哲融进了中国古老文化的长河,并以身实践,增添这文化的生命力。

  贾方舟

  2011年5月15日

  胡明哲以“微尘”为主题的个展是一个具有学术价值的展览,展览集创作、研究、教学于一体,整体地展示了她20年的艺术探索的成果。胡明哲曾先后两次到日本求学,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在新日本画运动中发展完备的岩彩画法系统学习接受过来,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发展,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用矿物颜料,通称为“石色”作画本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唐代已是“焕烂而求备”(张彦远语),只是,随着水墨文人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的价值标准。为倡导“墨”可以“分五色”的水墨画,不惜将“焕烂而求备”的赋彩画说成是“错乱而无旨”。于是在此后的上千年中,色彩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因不被看重而始终得不到充分发展。直到20世纪以后,才重新作为一个课题提到中国画变革的日程上来。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色彩重新融入中国画中才构成了一个时代课题。胡明哲对岩彩画的探索,正是这一学术课题中的一个部分。

  从胡明哲的早期(90年代)作品看,可以说是比较地道地掌握了岩彩画的表现方法,也体现出岩彩画的特有风格,然而,由于岩彩画法是革新后的新日本画的主要画法,所以只要是不离开岩彩画的程序和方法,就难以摆脱日本画的技法格局,这对所有的岩彩画家都不免是一个阴影。但是,胡明哲显然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了,她的做法是:一、从写实逐步过渡到抽象;二、借助于纤维等材料的介入改变画面的材质语言结构;三、以新的占领空间的展示观念驾驭展场,突破原有独幅画的图式结构;四、对新兴的、五光十色的当代的都市生存环境的敏锐把握。

  这些变化不仅使她从纯粹的岩彩画的格局中走出来,也从学院的写实的格局中走出来,从而使她近期作品和今天的展览具有一种鲜明的当代意境。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胡明哲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